這是我的馬上雄風

這是我的馬上雄風

2011年1月3日 星期一

田中太平社區簡介

一、    社區地理位置及交通
社區的地理位置位於彰化縣田中鎮,緊靠八卦山西麓,東邊是南投縣名間鄉,西通田中頂潭里,主要道路是山腳路,貫穿整個太平社區,北通社頭清水岩,南接田中東興社區,由東西向快速道路76縣道林厝交流道下往田中方向路經社頭清水岩露營區,彰化少年輔育院,約十分鐘車程便可抵達。
二、社區特色(或資源)說明
1.    農業特產
太平社區的產業,與臨近的東興社區、復興社區極為相同,太平社區大多數的田地仍以種水稻為主,每年以兩獲(二期)耕作稻米,菸葉和玉米是社區每年秋天第二期稻作收割完畢後,才開始種植的農作物。在廣大的田裡,農夫辛勤的將黑色土壤犁成一條條整齊的土丘,而鮮翠的菸葉嫩苗,就在廣大的黑色田野中如列隊般排開,景觀十分的壯麗。
除了上述主要的作物外,部分田地也種植其他蔬果雜糧,如芭樂、番茄等小量種植的農產,而山坡上則以龍眼、鳳梨、柚子、荔枝、熱帶水蜜桃為生產大宗。各種農產品依期季節,在土地中綻開、茁壯,在適合的地質上、依其時節結出甜美的果實。
太平社區山腳路以東的丘陵地上所生產的鳳梨為正港「山腳鳳梨」,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所栽培的鳳梨品種有台農2號、5號、甜蜜蜜、金鑽等,因與眾不同的石礫土壤和管理方法,所生產的鳳梨質地纖細、美味香甜、入口及化的特質,深受消費者喜愛。
「菸產業」
入秋後,就開始種植契作物-菸葉,是太平社區內一項十分具有地方代表性的農產品,是早期政府推廣的重要地方契作物(菸葉)。舉凡社區內的農地,在每年秋天第二期稻作收成之後,地方居民就開始翻土轉種菸草。約九月中旬將菸葉種子灑落土壤,菸葉就開始發芽成長,可說是一暝大一吋,翠綠的幼苗在寬廣的黑色田野中星羅棋布的排開,十分美麗壯觀。約莫一個月左右,田裡的菸葉已經長的比小孩還高,到了十一月底,菸葉頂端開始抽出如珠串般的花穗,此時農夫就要開始摘除花穗及部分雜莖,以節省植物成長的養分,使得菸葉葉面擴展的更大,外型長的更肥美。一月中期(約在農曆春節前後)後算是菸農最忙的時候了,開始將菸葉一片一片仔細的摘下,整理收齊,再集中送到煙樓中晾乾。
「嘉寶果」
全國嘉寶果栽培推廣農場,主人是陳榮松先生,十幾年前從巴西引進,目前已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與產量,逢春、秋二季開花、結實纍纍盛況,非常壯觀。其果實成長期中的每個階段都可視個人喜好食用,親自品嚐過的人,對其果實柔軟多汁、口感風味獨特、具有特殊芳香氣味,皆讚不絕口,更戲稱其果實是目前時下最新『黑珍珠樹葡萄』,到訪看過的人對其同一樹幹,可以同時開花、結果、成熟果,樹幹會長滿有如『葡萄』的景象都嘖嘖稱奇,其深暗紫色有如『葡萄』般結實纍纍的果實,成串的附著佈滿在樹幹上,看過的民眾都覺得十分特別。這種水果一斤的價格要價300元,價格非常好,算是蠻高經濟價值的果樹之一。
2、其他工商特產
番麥尪(玉米娃娃)
太平社區在四十多年前是一非常典型傳統的農村,以生產水稻為主,生活物資並不充裕,在水稻二期作收割後,種植飼料玉米,曬乾後,作為毛豬飼料,不用的玉米包葉,常常堆積如山,社區內比較手巧的婦女就利用玉米包葉拿來作成娃娃給自己小孩玩耍,日子久了,無形中便成了太平社區一項重要的工藝,後來第一屆協會理事長周如柏先生,將所生產的娃娃商品化,這個娃娃曾經在太平社區興盛一時,也造就了社區內許多的工作機會,社區內望眼所及,都參與了玉米娃娃的加工製作,也為當時缺少工作機會的鄉下農村,注入了一股商機。在當時,這個娃娃以外銷為主,尤其在每年聖誕節、萬聖節的時候,更是需求的旺季,整個貨櫃上萬個的娃娃,就是從這些小小的家庭加工廠一個一個誕生出來的。
目前,透過社區傳統工藝產業的營造和休閒農業的推廣,把這一件具有在地文化藝術的娃娃作品拿出來,作為社區產業發展的機會,除了可以將這傳統技藝薪火相傳外,或許有機會可以再度造就太平社區再一次在地性的工作機會,使社區早日走向福利化社區。
東峰藤編
    公司最早是在台中設廠,經營良好,工廠規模約4050名員工。在民國七十年時,因聘請的員工幾乎都是田中便藉著擴大廠房到田中太平社區設廠,以便於員工就近就業。原本工廠都是以供應藤製品原料為主,順著時代朝多元化轉換,便開始自行製作藤蓆,幾乎都是以外銷日本為主,以賺取外匯,後因台幣貶值,外銷利潤薄弱,遂改回原本經營模式,直到民國七十五年才開始著手於藤製品的研發,直到現在。
    民國九十年,主要生產線皆移往國外設廠,即將原本廠房改建為藤製品展覽館,並由社區木工巧匠翁聰益先生所搭造,裡面大量運用藤的特性,包括藤地板及藤窗簾,營造出整體感以及藤的可塑性,並參與社區入口意象之藤製藝術品,也是社區產業另一種形式的結合。
    目前展覽館內所展販售的有:具有藝術美感的藤製品居家用品、藤地板、竹編板、藤窗(門)簾、藤屏風等各式藤藝品,目前以傳接至第二代,相信在年輕人的創意之下,一定能形成社區的特色產業。
3、天然資源
自行車登山道
沿著三角公園旁的竹籬小路往上走,就可以到達「長青自行車道」 ,自行車道的起點位於復興社區一直綿延到太平社區,可以看到地面上有標示步道里程的金屬浮雕,由「00」的標示開始,每隔50地面就埋設了一個金屬塊。步道中間是給車走的,而左右側則是給步行者專用,舖面以不同材質的地磚表現,十分具有趣味性。步道上的樹蔭濃密,微風徐徐吹來,十分的涼爽。樹林主要由相思樹及竹林所構成,小徑旁長滿了各式野花小草,偶有蕨類及姑婆芋點綴其中。沿著步道行走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許多騎著登山腳踏車的民眾,在蜿蜒的步道中滑行而過,遊客、情侶及當地居民三三兩兩,在山徑中穿梭。顯示此地已發展成為一條十分成熟的觀光步道,是太平社區在觀光產業的發展上,十分有利的一個條件。
4、農業文化
煙樓
顧名思義,就是會一直飄出冉冉白煙的土角樓房。建築物的構成為上下兩層的屋頂結合下方的土角承重牆所組成,內部挑空約4米,上層較小的塔樓(太子樓)主要作為空氣通風對流之用,下層格局方整,牆面整齊的釘了整排的木條,作為晾曬菸葉的竹架支撐。整齊綁著菸葉的竹竿,櫛比鱗次的吊掛在煙樓內部的天井,菸農們則是拿著竹梯在裡面忙碌的爬高爬低,整理著辛勤耕作的成果。簡單來說,煙樓是傳統農業時期由土角厝構成的大型「火爐烘乾機」,把菸葉一片片吊掛在樓層上,底下則焚燒柴火,農民需輪班24小時不分晝夜的持續進行。約一週後,等菸葉冷卻軟化後再取下來,再到菸田裡採收新鮮的菸葉,如此週而復始的重複此程序,直到菸葉採收完畢。所以早期建造的煙樓,是一種配合烘乾菸葉需求的特殊構造,故其「烘柴口、太子樓、門窗」均有特殊的設計。原本座落在三合院聚落旁的土角煙樓卻變成了閒置空間,成為堆放舊農具、雜物的倉庫,現正積極營造成煙樓文物館,期待這煙樓能再一次風華再現。

5、其他文化特色

社區的百年柑仔店—興和商號

「興和商號」位於田中鎮「帝爺廟」的「園尾」原址為田中鎮平和里山腳路十七號,於民國七十七年七月改編為平和里太平路一八三巷十四號。
「興和商號」前身為「金和商號」其原址為平和里山腳路十號,開業於日據時期,店舍係由「土角」砌成,因年代久遠,歷經風雨腐蝕,難再續使用,遂於民國六十二年經由買賣,由王清標先生接手繼續經營並更名為「興和商號」,遷于新址,服務在地居民至今,已歷二代。
「興和商號」草創之時,位於偏遠鄉村,左鄰右舍俱以務農為生,距市街又遠,平常供應之物資,均與農村生活相關,當時均稱為「柑仔店」,閒暇之時,是農家相聚,互談農事心得之所。在50年代以後,農工相繼進步,經濟日見發達,販售民生所需物資,更加多元,以成農村生活所需之供應站。直至80年代以後,工業取代農業,鄉村人口更加外流,勤於農作者,日益減少,而「庄腳店仔」求生存日漸困難,「興和商號」更是不免於外。
「興和商號」開業至今即秉持著「經營遵道德」、「買賣守公平」的原則,方便鄉親,從不間斷。這也是「興和商號」歷經社會變遷,至今仍然屹立不搖的原因所在。

社區信仰中心--順天宮
臺灣的道教信仰中心「順天宮」,供奉北極玄天上帝,已有三百八十幾年的歷史,平日香火鼎盛,全省各地分靈廟宇衆多,年節假日進香者更是絡繹不絕。
順天宮本宮所供奉的主神是北極玄天上帝,發源於大陸武當山金殿,其紫霄宮的肇始,年代綿長,相傳於明朝崇禎年間,由陳姓先民欲渡海來台謀生,求請玄天上帝,金尊乙座,高約五寸八,祈求護航,保佑平安。陳姓先民是以竹筏作為渡海交通工具,一帆風順,終於抵達本島台灣,由鹿港渡口登陸。
    然後北上到達風城竹塹,今之新竹地方,居住經商一段時間,大約二十餘年,再經遷徙南下,輾轉跋涉,來到本庄定居,所居住是土  之茅屋,陳氏先民將帝爺公供庄眾弟子虔誠膜拜,香火日日鼎盛,由於帝爺公的靈威顯赫,庄民有求之人厄離福至,四時無殃,頗有靈驗。
    清世祖順治三年間,帝爺公之信眾日增,香煙遠佈,遍及全台各地,信眾聞名,紛紛前來分靈朝拜,本庄弟子應時所需,庄民積極召集會議,籌措經費,在信眾踴躍喜獻緣金,乃得肇建木造小屋,並命名為順天宮,相傳距今已有三百八十餘年。
清聖祖康熙元年,見其廟身受風雨摧殘,部份木材朽腐難堪。當年修建神殿龕前之上方,立有木製匾額乙面「北極英靈」,以記其盛事,每逢其聖誕千秋之前,來自全省各地友宮、堂,陸續回宮進香揭祖,香客絡繹不絕,熱鬧繁盛景象,實在難以形容。本宮委員會成立,於民國五十八年再度籌募擴建基金,承蒙社會各界諸位大德解囊資助,動工興建,工人開挖廟基之際,奇蹟發現地下樹根形成龜蛇模樣,人人稱奇,視為宮寶,現收藏於殿內,歷經三年的時間,終於民國六十一年重建完成,如今廟貌之莊嚴宏宇。

6、地方美景歇腳處
三角公園
三角公園又稱社區特色產業公園,由社區居民陳川玉先生家族提供土地,佔地80幾坪,彰化縣文化局九十五年度「縣市層級社區營造輔導計畫」補助興建,由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會議,召開社區工作坊,集結大家的需求,營造一處俱備社區產業特色又適合老人休憩與兒童遊戲的公園。經明道管理學院「造園景觀學系」師生幫忙進行園區的規劃與設計,並獲得神來牧場、東峰藤業、笙懋營造、日久全利營造等協助,由社區志工自行施工而成。

石頭公園
此公園由社區居民陳事順先生提供土地,佔地80幾坪,彰化縣文化局九十四年「新故鄉營造計畫」補助,並延請當地居民共同參與會議,召開社區工作坊,集結大家的需求,營造一處適合老人休憩與兒童遊戲的公園。經明道管理學院「造園景觀學系」師生幫忙進行園區的規劃與設計,在經濟考量及技術可行的情況之下,發動社區志工,配合適當機具將該髒亂點清理乾淨,再購買相關的材料,由有建築、景觀能力或相關行業專長的志工帶領,自行施工而成。

百年石岸
太平社區山腳路以東是丘陵地形,種植鳳梨、龍眼、荔枝等作物,山腳鳳梨纖維細緻、入口即化、香甜可口,上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這都要感謝先民不畏艱苦開墾了這片肥沃的山坡地,山腳路100巷、250巷直達錦湖莊銜接長青自行車道,兩旁採生態工法的石岸景觀已超過兩百年,可近距離俯瞰八卦山脈山巒起伏,欣賞陵線之美,散步期間,美麗的鳥兒正唱著悅耳的音樂聲陪伴您。綠色走廊正等待散發出無法擋的綠色生態魅力,等待民眾一起來探索。
旺來公園
公園為帝爺廟廟後王姓家族所共有,佔地180,原本為一處廢棄的竹林,雜草叢生,家庭廢棄物堆積如山,經家族成員王振蒼先生建議,家族成員皆同意下,召開計畫前置會議決議,興建為可提供農民休閒與販賣自家農特產品與加工品的公園,由田中鎮農會「96年度整合鄉村社區組織計畫」補助經費,協會集結大家的需求,配合適當機具,將該髒亂點清理乾淨,在經濟考量及技術可行的情況之下,由社區志工進行園區的規劃與設計施工,歷時120天完成。
蓮花池
此公園原本為一處廢棄的公共廁所,雜草叢生,社區居民蕭耀松先生建議,蕭家珍先生提供土地,佔地二十幾坪,經彰化縣文化局九十五年度「縣市層級社區營造輔導計畫」補助經費,協會召開社區工作坊,集結大家的需求,配合適當機具將該髒亂點清理乾淨,在經濟考量及技術可行的情況之下,由社區志工進行園區的規劃與設計,營造一處具生態與休閒的蓮花池生態公園。
菸樓
建築物的構成為上下兩層的屋頂結合下方的紅磚承重牆所組成,內部挑空約4,上層較小的塔樓(太子樓)主要作為空氣通風對流之用,下層格局方整,牆面整齊的釘了整排的木條,作為晾曬菸葉的竹架支撐。整齊綁著菸葉的竹竿,櫛比鱗次的吊掛在煙樓內部的天井,菸農們則是拿著竹梯在裡面忙碌的爬高爬低,整理著辛勤耕作的成果。
煙樓是傳統農業時期由土角厝構成的大型「火爐烘乾機」,把菸葉一片片吊掛在樓層上,底下則焚燒柴火,農民需輪班二十四小時不分晝夜的持續進行。約一週後,等菸葉冷卻軟化後再取下來,再到菸田裡採收新鮮的菸葉,如此週而復始的重複此程序,直到菸葉採收完畢。所以早期建造的煙樓,是一種配合烘乾菸葉需求的特殊構造,故其「烘柴口、太子樓、門窗」均有特殊的設計。